
为什么上市公司要对利润进行一定的调控呢?这是因为一部分的企业是为了保住再融资或上市资格,虚增利润,用以达到再融资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条件。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是为了达到个人政绩等的目的,不惜蓄意粉饰会计报表。那么公司调控利润的财务处理方式都有哪些呢?笔者归纳一般最常用就包括一下几种:
第一种:转移及推迟确认费用
固定资产折旧包括物质性耗损和无形耗损,行业不同,磨损情况也不一样,因此,企业有较多的理由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。费用资本化和递延费用也是推迟费用的惯用招数。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,递延费用则种类繁多,如广告宣传费、上市费用等。
众多会计项目的挂账也是转移及推迟确认费用的作法:
①在建工程长期挂账,可以减少折旧的计提。
②年限较长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。本来收回的可能性极小,按规定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。如果挂账则虚增利润。据有关资料估计,如果按规定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全部计提坏账准备的话,全国上市公司亏损总数将上升10%以上。
③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。这种损失是由于当期某种原因造成的,应在当期处理,但若有意不在当期处理,使当期费用减少,便可达到虚增利润之效果。
④该摊的费用不摊。对于企业来说,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,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,计入当期损益。但一些企业为了某种目的少摊甚至不摊。
第二种:虚假收入
上市公司自己或利用控股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,确认了销售收入,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,这种做法避免了在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,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,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。实际上利润的贡献者就是关联单位,这些利润与其说是经营性利润倒不如说是捐赠。它们的存在形式,大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挂着。
第三种: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收入
提前确认收入的几种情况包括: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,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,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,四是在销售交易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开具销售发票。
延后确认收入,也称递延收入,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。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,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调控盈利的一种手法。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,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。
今天小编分享整理了上市公司利润调控方式有哪些的一些见解,这个可能对您财务分析有一定帮助和参考,同时也谢谢来源于赢家财富网或股票767股票网站图片及文字支持,帮我们学习炒股知识,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途径。
以上就是学股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「市盈率」上市公司利润调控方式有哪些,很多股民在了解这个问题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学股网!
相关文章推荐阅读:
- 准油股份股票,股票代码002207,最新价5.66元·2025-04-04
- 688155,中科院唯一固态电池上市公司·2025-04-04
- 辉丰股份,农药行业的领军企业·2025-04-04
- 智飞生物300122,疫苗领域的领军者,多元化战略布局未来·2025-04-04
- 浔兴股份股票,股票代码002098,最新价8.25元·2025-04-04
- 300383,300383光环新网股吧东方财富·2025-04-04
- 001313,001313今日净值·2025-04-04
- 600135乐凯胶片·2025-04-04
- 首钢股份股票,股票代码000959,最新价3.36元·2025-04-04